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奔向美好生活丨让每个老年人都能拥有幸福晚年 2022-10-07 08:40:54来源:新华网编辑:杨玉国
(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奔向美好生活)让每个老年人都能拥有幸福晚年
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 题:让每个老年人都能拥有幸福晚年
新华社记者
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,我国践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 中国方案 ,推动解决老年人养老、健康、精神文化生活、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现实需求问题,努力满足亿万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。
十年来, 养老 有了怎样的变化?
养老照料中心里的幸福生活
要完善制度、改进工作,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、多样化发展,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安 习近平
【故事】
2022年9月30日,老人们在杭州市临安区河桥镇河桥村文化礼堂观看 柳溪暖阳 党员助老志愿服务队编排的节目。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
10月4日重阳节这天,北京市朝阳区安华怡园养老照料中心热闹非凡。节日活动中,86岁的李明丽为40多位 老伙伴 讲述了重阳节的由来。
这是李明丽入住后的第一个重阳节。儿女工作忙、住得又远,曾经,李明丽和老伴只能互相搀扶着过日子。
2021年,老伴生了一场病,从此离不开尿管。需要专业照护的管路护理,让李明丽犯了难。经多方了解,一家人决定将二老送到距离儿子家较近的安华怡园养老照料中心。
这家 藏 在老旧小区中的养老照料中心,主要接收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,能够容纳50人居住。李明丽老伴的照护难题解决了,儿女看望老两口也更方便。
安华西里社区老年人多,这种嵌入式的养老机构能够满足居住需求,专业的照料也能让老人的子女放心。 安华怡园养老照料中心院长杜巧玲说。
照料中心每天上下午各有一小时锻炼时间。李明丽腿脚不便,坚持坐着完成手指操和健身操。 练手也是在练脑,现在我还思路清晰,这样做可以防衰老。
每月召开座谈会听取老人们对饮食的意见,保证合理膳食的同时尽力满足个性化需求;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封闭管理期间,与医养结合签约医疗卫生机构合作,为失能老人提供换尿管等专业服务;定期为老年人洗澡、理发、修脚 住在这样的养老照料中心,李明丽感到踏实又舒心。
【数说十年变化】
在一个有着2.67亿老年人口的发展中国家,如何实现老有所养?十年来,我国大力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,逐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。
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,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36万个,床位812.6万张,床位数是2012年底的近2倍。目前,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农村社区。随着家庭养老床位、时间银行、老年餐桌等服务模式不断涌现,越来越多老年人在家和社区就能享受到各种日常服务。
送上门的医养服务
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 习近平
【故事】
2021年11月12日,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田汉社区,医务人员彭永(右)为居家老人做头部推拿。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
粟奶奶,血压控制得还可以,最近有没有坚持吃药啊? 近日,在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田汉社区粟喜纯老人家中,镇卫生院的医生王田边检查边询问,为粟奶奶做健康评估。
粟喜纯今年已是88岁高龄,多年前,老伴和两个儿子相继去世。常年被膝关节炎困扰的她,出一次门都十分困难;购买需长期服用的降压药,更是成了她的头等难题。
居家养老群体就医不便,长沙县开始探索智慧医养之路。2021年,在湖南省卫生健康委支持下,长沙县选取果园镇等地开展试点。
依托 湖南省医养结合智能服务平台 ,果园镇通过 健康老龄 App为辖区内及周边居民提供智慧医养服务。护理上门、家医团队、专病管理、居家照料、居家医养 老年人日常所需服务,都可以 点单上门 。
在得知粟喜纯的情况后,王田带领护理上门团队和居家照料护理团队,经常上粟奶奶家中看望她,成了她的 健康守门人 。
他们来了,我特别开心! 测量血压、心电图检查、用药指导、聊天、剪发、房间整理 一整套的医养服务,让粟喜纯感受到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的关怀。
在果园镇,像粟喜纯一样,越来越多的老人享受到了便捷的医养结合服务。
我们希望把专业的医疗和照料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,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。 果园镇卫生院负责人王涌江说。
【数说十年变化】
十年来,我国加快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,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,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;深入推进医养结合,增加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。
如今,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已被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。截至2021年年底,全国医养签约数是2017年的6.6倍;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数较2017年增加76.7%。深受老年人欢迎的医养结合服务,正在向更加优质、高效和便捷迈进。
直播卖花的 网红 老人
要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,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、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,发挥正能量,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
【故事】
2021年11月26日,在上海老年大学钦州书院 科技岛 教室,学员通过VR虚拟体验 环球旅行 。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
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大岭镇黄花村的一处花卉大棚,人们总能看到一位身材匀称的女士在君子兰花丛中做直播。走近看才发现,这位女士已是 银发一族 。
今年66岁的于秋华栽培和销售君子兰已有40多年。 过去推着小车在街边卖,扛着纸壳箱坐火车到外地卖,风餐露宿
上了年纪,于秋华 跑 不动了。不少人劝她: 你这个年龄应该颐养天年了。 可看着年轻人忙碌,闲不住的她有些失落。
转变缘于一次意外 触网 。于秋华看到村里的年轻人通过直播卖花,才发现原来足不出户也能干事业。
向年轻人学习直播技巧后,于秋华开始尝试每晚直播。从最开始紧张得说不出话,到熟练地向网友介绍君子兰的品质、特点,每次直播都有上百人观看,她也收获了很多忠实粉丝。
线上直播卖货渐渐成为于秋华主要的收入来源,每年销售额达二三十万元。在于秋华带动下,村里不少老人心思都活了,跟着她学习直播卖货。白天教年轻人栽培花卉,晚上教老年人直播,越是繁忙,于秋华越觉得日子过得有滋味。
【数说十年变化】
十年来,积极老龄观日益深入人心。我国持续开展 银龄行动 等老年志愿行动,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;大力发展老年教育,在基层设立超过4万个老年教育学习点;广大老年人积极参与各类文体活动,社会参与持续扩大。
疫情期间,一批老年人坚守在志愿者岗位;广袤的黑土地上,不少 60后 开着大农机纵横驰骋 老有所为 ,正成为新时代的一道靓丽风景线。(记者田晓航、李恒、邰思聪、帅才、孟含琪、薛钦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