澎湃新闻 • 2022-08-16
在关于“虚假宣传”的投诉里,买家们常常控诉平台承诺的“赋能”没有兑现。简单来说,“赋能”就是平台会承诺给指定藏品的拥有者一些好处,譬如提早一小时抢购、免费拥有新的藏品等等。等买家买下这些藏品之后,却发现自己手里握着的是张空头支票。
还有一种虚假到了骨子里的宣传。数字藏品和NFT虽有区别,但在“确权性”上却是一致的,即区块链上写明了藏品的所有权。但有不少人在黑猫投诉上写道“藏品不上链”,最为极端的一例:“联系客服索要上链查询方法无果。该平台用户群聊不允许用户发表意见以及存在质疑声,如质疑平台则会被该平台客服踢出群聊,并把你的个人微信举报拉黑。”兜兜转转,还真是只买了张图片。而买家对这张图片的权利,不比右键点击下载的人更多。
此外,草台班子的技术问题带来的藏品不到账、藏品无故失踪,甚至平台将藏品全部销毁等苦果,也全都由买家来承担。
“千藏大战”
NFT市场数据与分析公司Non Fungible发布2022年一季报数据显示,全球NFT市场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销售量、活跃钱包数量、买家和卖家数量的同时萎靡。
国内数藏市场也同样遇冷。“幻核”停摆之后,“鲸探”发售的数字藏品亦陷入滞销。但数藏平台还在增加。
据公众号“数藏舰”不完全统计,截至2022年7月9日,市场上相对正规的,即至少拥有H5或者APP登录方式,以及微信公众号支持的平台,已经达到820家。如果加上仅上线了H5的平台,数量就会增加到1500家左右。
阿里是最早入场的“大厂”。它旗下的“鲸探”摸索出了一条把博物馆文物数字化的道路。“鲸探”和“幻核”一起,为NFT改名“数字藏品”,强调其收藏属性,而不触及到国内对加密货币的红线。
京东、百度、网易等“大厂”随后驶入市场。后继者中不乏“时藏”这样有央媒背景的数字藏品平台。
背靠知名公司的数藏平台通常比较谨慎,不开放二次交易。“幻核”不支持流通,“鲸探”只能转赠,而且第一次转赠需在购入180天之后。
但“小公司”就更冒进一些。据“数藏舰”主理人黄凯,“唯一艺术”是国内最早一批开二级市场的平台,带火了一种后来被许多平台效仿的商业化模式,就是所谓的创世合成玩法:平台的最早一批藏品的买家拥有“创世藏品”,通常会附带许多权益。同时,平台还提供了一种把多个藏品合成为一个藏品的玩法,合成可以用于创世,也可以用于其他藏品。
“归藏”也是国内较早开放二级市场的平台,藏品的价格曾经被炒到极高——一个免费赠送的东西,在最高峰的时候要价25万,“店主”说:“但是老板承诺的很多东西都没有兑现。”
泡沫破裂的时刻,更像是最后一根稻草被压倒:“平台出了一期之前已经卖过的IP,然后价格非常高,一个就卖800多。高价再加上平台此前的不作为,在藏家群体中间引发了一个风暴。它的价格不停往下跌,跌到最后,当初25万元的东西,现在可能2500元或者更低都能收到。”
01区块链、Forechain统计了国内998家数藏平台的流通情况,发现有301家开通了二级市场,还有181家与场外交易平台挂钩。
不过有时平台的限制也无法阻止淘金者。有藏家透露,即使幻核不开放转赠,场外也可以通过打包卖账号的方式实现交易。
据《雪豹财经社》报道,幻核关停之后,“在贴吧、群等渠道,一些人广发收购广告,通过电子合同买断幻核账号的使用权。”他们已经下好赌注,准备入场抄底了。
在这片灰色地带,监管尚未到达之处,有上千家数藏平台在较量。它们都是不肯退场的演员,载着人们的金钱和热望,在越来越冷静的目光注视下,等待下一幕开场。